海南橡胶以“党建+督导”促干胶增产、土地增效
“红色引擎”前端发力 “干部带头”落地生根
■海南农垦报记者 龚柳菀 通讯员 冯文镜 邢智
胶林深处,一场潜移默化的作风之变正在发生。
“现在不用等总部催,我们自己就知道该往哪里使劲,该怎么使劲。”海南橡胶一位基地分公司党委书记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海南橡胶种植板块各个环节一直存在小、散、乱的突出问题,2025年7月以来,海南橡胶纪委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成立干胶生产监督、土地规范化管理专项工作督导组,从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入手解决生产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随着专项督导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基地分公司党委班子展现出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深刻转变,形成了齐抓共管、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经过持续督导,各基地分公司已逐步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在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干部们人人包里装着胶刀,除了每周一、四固定下队与胶工共同劳作外,其余空闲时间也会自主安排到挂点单位下队割胶。“过去干部下基层,多是听听汇报、看看材料。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亲自上手,真正了解胶工的辛苦。”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龙江、邦溪、白沙分公司总经理李振友说起这个变化,语气中带着自豪。他回忆起下基层与胶工一起割胶时的场景:干部们换上便装,拿起胶刀,在夜幕中与胶工一同劳作。虽然汗水浸湿了衣服,手上磨出了水泡,但是收获了胶工们的信任。
海南橡胶金江分公司的“土地夜校”则是另一个创新。夜幕降临,该分公司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此前,这项工作还因为推进缓慢而受到督导组的关注。督导组建议开办夜校后,我们一周时间内就规范土地面积559.12亩,增收土地承包费143.36万元。”该分公司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利用晚上时间到职工家中做思想工作,推进土地图斑录入工作,解决了白天生产任务重、时间紧的难题。
在这场变革中,海南橡胶西联分公司党委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策略,上演了一场土地整治的“攻坚战”。党委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一线,每日统筹安排5台挖掘机进场作业,并同步拉起警戒线,切实保障施工秩序与现场安全。即便推进过程中遭遇部分村民的强行阻挠、出言威胁,分公司工作人员也始终坚守岗位、毫不退缩,全力保障清理工作有序开展。截至8月31日,该分公司累计完成垦区未规范管理土地整治面积共2514.51亩,新定植胶园林下招租溢价达57%。
打击违法偷胶行为更是各基地分公司党委主动作为的重中之重。在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茶山片区,90余名护林保胶员每晚都会开展夜间专项行动,手电筒的光束在林中交错,脚步声惊醒了宿鸟。8月11日晚上,他们现场查获1名外来偷胶人员,缴获杂胶18公斤。这样的夜间行动已成为常态,党员干部带头值守,用行动守护着国有财产。
同样的创新在各基地分公司不断涌现:金鸡岭分公司采取强力措施狠抓护林保胶工作,查处17名偷胶人员,开展督导后的30天自产胶总量同比增幅达35.87%;山荣分公司则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购买安保服务的形式,整合资源,向社会要安保力量充实警保队伍;乌石、阳江、金江、西联、西培、八一等分公司纪委刀刃向内,压实责任,对不认真管理生产队、不如实填写干胶生产台账登记表,以及民营胶站点值守落实不到位的39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每一个创新案例都在述说着同一个故事:党建引领正在激发基层的创新活力。“过去是等着集团部署,等着督导组检查,现在我们在党委的领导下,与总部上下联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海南橡胶一位基地分公司党委书记说道。
精准的监督机制为改革提供保障。在海南橡胶微信工作群里,每天都汇集着各基地分公司的干胶产量数据。“督导组建立了‘日跟踪、周分析、月总结’监督机制,各分公司按照督导工作要求,将干胶、土地‘三张工作图’执行落实,我们能快速发现异常情况。”海南橡胶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机制实现了监督的日常化、数据化和精准化。
扎实的成效体现在一个个数据中:8月以来,各基地分公司干胶产量经督导后月产量环比增加了1053吨;干胶干含由上年同期的30.5%上升至31.7%;查处偷胶案件38起,收回了被偷胶水1928.1公斤;土地承包费环比增加3702万元,规范化管理土地图斑录入总量环比增加31058亩……
海南橡胶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督导工作的最大成效,就是激发了各基地分公司党委的内生动力。现在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这种转变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从被动到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海南橡胶各基地分公司党委的作风转变,正在广袤的橡胶林里结出硕果。这种转变,不仅是工作方法的改变,更是思想观念的革新,正是这种革新,为海南橡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海南农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