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胶集团网! 集团邮箱|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投资者关系touzizheguanxi
监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投资者关系>>监管动态
证监会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内幕交易
时间:2017-10-11 08:10:35 来源:海橡集团 作者:海胶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号[大][中][小]

内幕交易严重侵蚀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重侵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以泄露、打探内幕信息为主要特征的传递型内幕交易,进一步延伸了内幕交易非法牟利链条,掩饰了靠内幕信息炒股的违法本质,助长了打探消息、投机炒作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信心,严重损害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发挥,历来是各国证券市场监管执法的打击重点。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的决策部署,证监会始终将内幕交易作为稽查执法重点打击对象。2016年以来,证监会启动内幕交易初步调查386件,立案调查117件,对122起内幕交易案件做出行政处罚,移送公安机关23起。在证监会稽查执法持续高压态势下,内幕交易占全部立案案件数量的比例从之前高位的51%下降到24%。内幕交易总体案发态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从事内幕交易的案件逐渐减少,传递型内幕交易日益成为主要类型。据初步统计,2016年以来正式立案调查的内幕交易涉案主体中,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从事内幕交易的占比约为30%,通过亲友、同学、业务伙伴等关系获取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的占比近70%

较之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从事内幕交易行为,传递型内幕交易更为隐蔽复杂,信息扩散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从传递对象上看,内幕信息传递群体化裙带化特征明显,从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的直系血亲向其他近亲属、朋友、同学、同事等蔓延,还出现了知情人向商业合作伙伴、子女就读学校校长、开办企业所在地党政干部等利益相关方泄露内幕信息供其牟利的案例。一些市场机构和个人也抱着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蓄意打探内幕信息并非法牟利,涉案主体类型更为多样。从内幕信息类型上看,从前几年的重灾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领域,扩展到高送转股权结构变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合同签订重大损益发生等多个领域、多个环节。从传递范围上看,伴随传播渠道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社交工具的普及,多层、多级、多向传递型内幕交易日渐增多,内幕信息在亲属圈、朋友圈、同事圈等多种熟人圈多链条爆炸式传递,形成一批窝案串案,涉案人员数量及金额也随之攀升。

针对内幕交易出现的上述特点、趋势,证监会强化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并于今年7月份集中部署专项执法行动第三批案件集中查处内幕交易行为,尤其重点打击传递型内幕交易,坚决遏制泄露内幕、打探消息、非法交易的恶习,有效引导懂法合规、价值判断、理性投资的理念和氛围。

下一步,证监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内幕交易查处力度,打好专项执法行动与常规案件查办的组合拳,尤其针对传递型内幕交易隐蔽复杂的特点,强化与刑事司法机关的有效衔接和紧密配合,推动与纪检监察、国资监管等部门的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靠消息炒股内幕交易警示宣传,通过严厉打击、强化协同、综合防控、警示宣传多措并举,从源头上减少内幕交易的发生,有效促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发挥,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邮箱登陆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琼ICP备11002727号-3